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原文:中外教育史

时间:2024-01-29 09:44:13 热度:82℃

中外教育

【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中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 程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别是代表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 事件。

2. 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的学风。

3. 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国教育历史事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 、中国古代教育

( 一)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 学校萌芽的传说

2. 夏商的教育

3. 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4. “六艺”教育

(二)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 齐国的稷下学宫

3.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庶、富、教”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 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 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 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 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以儒经 为教学内容; “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 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以“兼士”为培养目标;科技 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 道家的教育思想

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 的学习方法。

8.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倡导耕战的学派;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 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2. 汉代的文教政策

3.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4. 汉代的学校及经学教育的特点

5. 察举制度

6.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6.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1.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北魏的官学。

2.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 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 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 中外教育交流

新罗、 日本留学生留唐;唐代学校教育对新罗、 日本的影响。

5.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6. 韩愈的教育思想

重振儒学的卫道者;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师道。

(五)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对学校教育的制约;宋元明清的文教政策与官学体系;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 (删减) 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 “六等黜陟法”; “监生历事”;社学。

2. 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 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私塾教育的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子读书法”。

5.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 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由考研网小编整理,仅供个人备考、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标签: 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