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911理论力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大纲

时间:2025-03-27 20:49:49 热度:3℃

  全国各省市院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汇总(持续更新中)》》》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标准大纲已于7月8日正式公布,接下来全国各研招院校将陆续发布2020考研专业课大纲。以下是考研小编整理的“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911理论力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大纲”相关内容,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科目代码:911理论力学 科目名称:理论力学

考试范围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静力学公理,工程中几种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二、力学简化和力系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物体系统的平衡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对坐标轴的矩摩擦角和自锁,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三、点的运动学和点的合成运动

质点的运动及其数学描述点的三种速度和加速度,点的科氏加速度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定理。

四、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的平行移动和转动刚体的平面运动。

五、质点运动学的基本方程

牛顿三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和质点动力学问题的求解,质心和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

六、动量定理

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七、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和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八、动能定理

力的功,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和功率方程,势力场,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九、达朗贝尔原理

惯性力的概念和计算,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参考书目:理论力学(I)第7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科目代码:912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考核范围

一、材料力学概述:(熟练掌握)

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应力、应变等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熟练掌握)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装配应力和热应力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三、圆轴扭转:(熟练掌握)

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圆及圆环形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圆杆扭转(包括薄壁圆筒的扭转)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四、梁的平面弯曲问题:(灵活运用)

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和弯矩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关系的应用梁纯弯曲时的基本假设,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矩形截面梁和工字形截面梁的切应力计算,强度校核,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梁的挠度曲线及其近似微分方程,求解梁的挠度和转角,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简单超静定梁的分析。

五、截面几何性质(灵活运用)

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惯性积,简单截面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

六、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熟练掌握)

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画法掌握单元体最大剪应力计算方法各向同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七、组合变形:(灵活运用)

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圆轴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

八、压杆稳定:(灵活运用)

压杆稳定的概念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压杆临界应力以及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稳定计算中柔度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九、能量方法(灵活运用)

掌握变形能(外力功)的普遍表达式,杆件变形能的计算虚功原理、卡氏定理、莫尔定理(单位载荷法)及其应用用能量方法解简单超静定问题。

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第5版(上下册)刘鸿文主编

科目代码:928 科目名称:汽车理论

考试范围:

一、汽车的动力性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汽车的功率平衡。

重点掌握:

动力性的含义,汽车行驶方程式及其影响因素,汽车行驶方程式的应用(结合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能),汽车行驶附着条件以及附着率的分析、功率平衡的含义及其功率平衡图。

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重点掌握:

燃油经济性的含义,循环行驶工况的含义以及常见的循环工况,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根据燃料消耗量方程式,分析使用因素和结构因素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三、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大传动比的选择、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重点掌握:

影响汽车发动机功率选择的因素以及计算,传动系统最小传动比的选择,传动系统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挡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各挡传动比分配。

四、汽车的制动性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重点掌握: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硬路面上汽车的制动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与滑动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理论依据,制动距离的含义以及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MFDD)的含义,制动过程四个阶段分析,制动距离的表达公式以及分析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制动性能的恒定性,制动效能因数、以及盘式制动器优点,制动时失去稳定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各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制动跑偏因素分析,制动时失去转向能力以及侧滑发生的条件以及影响因素,制动时前后轮法向反作用力,I曲线、b线、f线、r线的含义,以及分析制动过程(制动时前后轮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车轮运动状态),能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能分析汽车的制动性能,对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原则以及目的。

五、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操纵稳定性概述、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汽车的侧翻。

六、汽车的平顺性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和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重点掌握:

人体对振动反应的影响因素,轴加权系数和频率加权函数的概念,评价平顺性的基本评价法和辅助评价法的含义以及应用场合,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条件,汽车单质量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概念,以及频率响应特性,悬架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选择的定性分析。

七、汽车的经过性

掌握如下内容及其名词解释:

汽车经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重点掌握:

经过性的基本含义,影响经过性的几何参数。

参考书目:汽车理论(第五版) 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目代码:960 科目名称:交通工程学

考试范围:

一、交通工程学课程概述

交通工程学的概念交通工程学科的内涵、外延、性质和特点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我国交通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系统的概念交通运输系统概念交通运输系统构成交通运输系统社会及经济特性。

三、交通特性分析

人、车、路的交通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特性。

四、交通调查与分析

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密度调查延误调查通行能力调查基于互联网、移动数据、智能设备的交通调查新方法。

五、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统计分布的含义与作用排队论及其应用跟驰理论流体模拟理论交通流仿真基本概念及常用软件。

六、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

七、道路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工作的总体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调查城市交通需求发展?城市道路网络布局规划。

八、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和分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

九、停车场规划与设计

车辆停放设施分类车辆停放特征与停车调查停车需求?停车场的规划停车场的设计。

十、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基本概念、构成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特性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趋势。

十一、道路交通环境与保护

交通大气污染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交通振动污染及防治。

十二、智能交通系统

ITS及其各子系统的有关基本知识ITS技术及工作原理ITS的效益评价ITS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交通工程学,王炜,过秀成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交通工程学(第三版),任福田,人民交通出版社

科目代码:954 科目名称:汽车运用工程

考试范围:

1.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

汽车使用条件、汽车运行工况、汽车使用性能量标。

2.汽车动力性

汽车行驶阻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汽车动力性分析、汽车行驶附着条件。

3.汽车使用经济性

汽车燃料经济性、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润滑材料合理使用、轮胎合理使用。

4.汽车行驶安全性

汽车制动性能、汽车操纵稳定性、汽车被动安全性。

5.汽车公害及防治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汽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汽车噪声、汽车噪声检测、电磁波干扰。

6.汽车经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汽车经过性、汽车行驶平顺性。

7.汽车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汽车的走合期及合理使用、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

8.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9.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方法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更新理论、更新时刻的确定、总成互换修理的汽车寿命。

参考书目:汽车运用工程 第五版 许洪国 人民交通出版社

科目代码:826科目名称:工程热力学A

考试范围:

一、基本概念

系统分类(开、闭口,绝热、孤立),平衡状态、表压与绝对压力的关系,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提出的意义,热机工作的共性,循环分类(按循环目的、构成循环的过程)、经济性评价。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能(内能)、焓、流动功、总贮存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达式、数学表达式(即能量守恒方程)及其应用,特别针对闭口系和稳定流动的。

三、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变化、焓变和熵变计算饱和状态及相关概念,水蒸气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水蒸气参数确定(利用热力性质表),汽化潜热。

四、气体和蒸汽的热力过程

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定压、定容、定温和定熵)、多变过程及热力过程综合分析,初终态参数关系、 P-v T-s图、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焓变和熵变及功量和热量计算等。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典型表述(热量传递角度和热工转换角度),卡诺循环与卡诺定律及卡诺循环的背景意义熵参数的导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判定循环、判定过程),包含孤立系熵增原理和熵方程能量品质高低的评价,不可逆程度的度量,能够准确描述能量㶲,熟悉热量㶲的表达式,不可逆程度与可用能(㶲)损失之间的关系。

六、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重点关注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原理与理论耗功计算,特别余隙容积的影响,高压比时常采用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尝试去分析原因。

七、气体动力循环

分析循环的方法,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混合加热、定容加热理想循环,能熟练绘制循环的p-v图和T-s图,并进行热力学计算,特别是热效率计算,会分析特征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限于借助T-s图),另外希望该部分知识可以扩展应用到任意的气体动力循环分析。

八、蒸汽动力循环装置

朗肯循环的构成、T-s图及包含的主要热力设备,能依照T-s图进行循环热效率计算,影响因素分析,特别是初压、初温和背压的影响,了解如何经过改变循环来改变热效率与现代新型动力循环。

九、制冷循环

逆向卡诺循环,制冷和热泵,压缩蒸汽制冷的T-s图,制冷系数和循环耗功量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分析。

十、理想气体混合物和湿空气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成分表示,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折合摩尔质量和折合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湿空气有关概念,如含湿量、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同时能够用湿空气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比如结霜。

参考书目:工程热力学 第五版 沈维道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目代码:855科目名称:道路建筑材料

考试范围:

一、砂石材料

(1)石料的技术性质与路用性能的关系

(2)孔隙率、空隙率的物理意义及其对材料技术性质的影响

(3)粗、细集料的划分及其在混合料中的作用

(4)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

(5)不同组成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6)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

二、 沥青材料

(1)掌握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和胶体结构

(2)沥青的技术性质和评价方法

(3)沥青材料的粘弹特性

(4)沥青材料的技术标准。

三、 沥青混合料

(1)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2)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3)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4)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质

(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四、 石灰和水泥

(1)石灰的消化和硬化,质量鉴定指标

(2)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凝结硬化机理

(3)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五、水泥混凝土

(1)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或施工和易性、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2)硬化后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3)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4)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六、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

(1)石灰稳定土的技术性质、石灰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

(2)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技术性质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3)水泥稳定土的技术性质、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

参考书目: 1、道路建筑材料(第四版),李立寒、张南鹭 人民交通出版社

2、土木工程材料 杜红秀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由考研网小编整理,仅供个人备考、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标签: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力学 
相关推荐